以“數智驅動 創新引領核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主旨論壇成功舉辦,本次主旨論壇由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業委員會、中廣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政府單位、科研院所、行業協會、核能產業鏈企業等單位的千余名代表出席,共同謀劃核能產業智能化升級新格局。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上海市核電辦公室主任陸海賓,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正運,中國能源研究會監事長韓水,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主任黃少中,廣東省輻射防護協會會長孔令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咨詢委委員錢天林,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蔡振,上海電氣核電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李華綱,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執行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郝志堅,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吳子堅等出席會議,會議由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黨委副書記劉高杰、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盧長申主持。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正運表示,核能作為高科技戰略產業和數據密集型行業,正處于數智化轉型的關鍵路口。孫正運提出推動核能數智化轉型的四個關鍵點,一是要夯實數字底座,加強核能領域專用工業軟件、算法模型與數據標準的研發攻關;二是要打造示范場景,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人工智能+核能”標桿項目;三是要構建創新生態,營造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推動跨界協同,打造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共同體;四是要完善安全標準,加快構建安全可靠的標準規范體系,為“人工智能+核能”融合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國家杰出青年、國家優青、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春暉分享《從小模型到大小模型協同:能源設備可解釋性運維診斷新范式》,指出面向場景應用,要從傳統范式走向大小模型協同。在工業場景中,故障診斷是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核心環節,創新提出的“從信號到語義”的可解釋故障診斷框架能夠將復雜數據轉化為可理解的診斷報告,實現診斷過程的可解釋、可追溯,為構建新一代可信、可靠的工業智能運維系統奠定堅實基礎。

中廣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永濱以《智能化推動核電高質量發展》為題作中廣核數字化發展報告。他表示,作為中國清潔能源發展的主力軍,中國廣核集團積極擁抱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以數字科技賦能核電安全,促進多能互補,引領產業變革,開拓新業態。中廣核數科打造控制技術、信息技術、運行技術、仿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5T融核”技術,實現從“應用級”智能邁向“系統級”“生態級”智能,共同促進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標準化和規模化應用,全力保障核安全、能源安全。

未來,數智化將在核電領域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咨詢委委員錢天林作題為《人工智能在核電領域應用與展望》分享。他表示,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驅動的創新設計、強化的數據安全保護以及完善的標準規范和人才培養體系將成為發展的主要方向。核電相關企業要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提升核電核心競爭力,為全球核電事業的安全高效發展做出貢獻。

新興的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核電的有效結合,將使核電發展更加安全、高效和具有可持續性。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琳以《核電數智化工作探索與實踐》為題,分享上海核工院通過聚焦核能產業鏈全場景,以 “小切口” 場景突破帶動“大縱深” 應用,持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研發設計、工程建造、生產運維等環節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

華能核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雷濤分享《華能集團核電數智創新實踐與探索》,介紹華能集團數智化創新驅動戰略,結合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及核能技術研究院的科技研究成果,全方位呈現數智化轉型進展與實效。

大數據是新時代核電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全忠以《加快核電行業大數據中心建設,引領核能高質量發展》為題,提出要打破“數據孤島”,需要核電行業全產業鏈企業積極協作,共同推動核電行業大數據中心建設,實現數據流通共享、價值增值。

核設施退役是核能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NUKEM首席工程執行官Manoel Landrieu以《數字化技術在退役中的應用》為題,分享數字化技術在核設施退役風險評估、流程優化中的應用。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政企電力系統部總經理李繼光分享《核智融合,AI賦能核能高質量發展》,“核智融合”已成為驅動核能產業變革的核心引擎,通過語言大模型、科學計算、預測模型等與專家知識結合,AI正深度賦能于核電建設、運營等核心環節,有效提升機組安全性、運行效率與經濟性。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能源業務副總裁王瑞分享《能源大模型最新技術進展與應用》,介紹通用大模型等最新技術進展與產業推廣應用成果,結合能源發電行業的典型場景與實際案例,展現大模型如何推動核電從“單點智能”向“全局智能”跨越。

螞蟻數科能源和可信產業總經理趙帥央以《鏈接AI與能源:螞蟻一站式能源AI解決方案與未來展望》為題進行分享,立足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關鍵節點,聚焦核能與新能源協同發展趨勢,發布“鏈接AI與能源”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把握新能源全量入市、統一電力市場機遇,生動詮釋數字科技與能源產業的共生邏輯。

圓桌論壇由郝志堅主持,中核武漢先進技術與智能裝備研究院院長景應剛、孫永濱、趙春暉、曹雷濤、趙帥央、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政企業務發電數智化軍團CEO黃峰、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數字化與智能制造技術總監張玉勝、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工程師張淑慧圍繞“數智新質:構筑核能高質量發展新生態”主題,展開深度對話,從“產業-裝備”“運營-科技”“實踐-科研”“文化-人才”多維度,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業共識,討論核能數智化轉型的實踐現狀、核心痛點與破局路徑,挖掘數智技術從“概念”到“落地”的共性路徑與差異化經驗。郝志堅談到,數智化是核能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需要行業內外攜手深化協同、突破瓶頸。構筑數智新生態需把握三大關鍵,堅持“技術落地為核心”,堅守“安全保障為底線”,強化“協同創新為動力”。
數字化與智能化是驅動核能產業邁向更高安全、更優效率、更強競爭力的核心引擎。本次主旨論壇凝聚各界專家學者共識與經驗,將為核能數智化轉型注入新動能,推動行業邁向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的發展新階段。




